最近,另一家巨头进入了信用分期付款市场。与信用卡分期付款、蚂蚁花、京东百条等消费类分期付款产品类似,微信刚刚推出了个人分期消费贷款产品“分销”,这也证实了分期付款市场的确是一个大“蛋糕”。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提前消费,选择在各种平台上分期付款来解决“急用”。例如,许多信用卡用户经常接到银行客户服务部的“关怀”电话,询问“是否存在还款压力”和“是否应分阶段进行一定量的消费”
然而,为什么看似简单易懂的产品经常被贴上“作弊”的标签?
资本翻倍:5万元兑换2万元
最近,广东发展银行的信用卡站在了“风口浪尖”。
“我的额度只有2.48万元,但当我还清时,我发现我欠广发的钱总共超过了5万元。网上贷款不是很糟糕吗?”这是一个消费者最近在“黑猫投诉”平台上对广东发展银行信用卡的投诉。
此前,他使用广东发展银行2.48万元的信用卡额度,在客服的建议下办理分期付款。然而,当他一期偿还3万多元时,他发现自己仍欠2.48万元。
广东发展银行的这一分期付款产品被称为“样本银行”,而上述情况最近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出现了几起类似案例。因此,“一切”也被用户戏称为“不清楚”。
“对于一张开户额度只有3.6万元的信用卡,超过本金两倍的利息和费用必须在两年多内归还,总成本达到7.29万元!”广东发展银行的白金信用卡客户李先生(化名)说。
李先生发现,从2019年到2020年2月,每次他还清第一笔最低还款,广发银行的信用卡限额在信用卡应用程序上仍然为负数;虽然他在过去六个月里没有消费行为,但他看到自己的账单显示出“超额”和不清楚的费用扣除。

通过核对账单,李先生明白了原因。原来,银行的客服人员多次给李先生打电话,指导他开办分期付款业务。从那时起,李先生开启了“滚雪球”之路。
但他发现其中七家是未经他许可开设的分期付款业务,这家业务是“自动分期付款”。李先生仔细检查了所有账单,发现账单上没有注明每期分期付款额度的使用和返还,导致他在不知不觉中被恶意引导使用该卡,还了更多债务,每天接到十几个客服和收款电话。
事实上,广东发展银行的许多信用卡用户出现在黑猫投诉和其他平台上。
总结投诉平台上的案例,大量信用卡用户投诉他们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处理分期还款业务”和“银行未经许可擅自开设分期还款业务”。



来自金融机构的投诉越来越多,在许多情况下,消费者不选择分期消费。在隐性信息方面,消费者在金融市场上没有明确的选择。
根据广东发展银行官网信息,“样本银行”自动消费分期付款业务只需申请签字绑定一次,以后无需申请分期付款。持卡人可根据持卡人未来指定的分期期数进行自动消费分期。申请绑定“样本银行”自动消费分期业务后,持卡人将永久有效,或需要致电客服取消。

为什么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手续费异常高?
“分期付款不仅免息,而且手续费也打折!”信用卡用户经常接到银行客服的电话。
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实际上“只收取手续费”。从字面上看,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手续费似乎很低。
例如,小王用银行信用卡透支5万元买了一辆面包车。由于生意小,又缺钱,他选择分12期偿还。每期分期付款率为0.75%。表面上看,年化利率为9%。这个成本看起来很划算,这让小王很兴奋。
然而,实际年化利率是这样的吗?
这其实是另一种算法。
与住房贷款还款常用的“等本息”和“等本金”不同,包括信用卡在内的所有分期还款业务的还款方式都是“等本息”。例如:
传统方式:
如果小王去银行借款5万元,贷款利率为9%,12个月内还清。
如果您选择“本息相等”的方式,小王每月将偿还4372.57元。一年后,总利息为2470.89元;选择“等额本金”时,每月还款减少。一年后,小王的利息将总共返还2437.50元。对小王来说,这两种方法的利息支付总额几乎没有差别。

分期还款方式:
如果小王使用信用卡或网络分期付款产品,他将提前消费5万元。按照分期还款的方式,每期的分期付款率为0.75%,分12期付清。

那么,小王每段时间的手续费是375元。在过去的一年里,小王不得不支付4541.67元,相当于实际年利率16.22%!这比上述“等额本息”或“等额本金”的一年手续费2470.89元或2437.50元高出2000多元。
对于“等本息”和“等本金”等传统还款方式,由于后续各期本金越来越少,利率应在各期剩余还款的基础上计算应付利息。
信用卡和其他分期付款产品的区别在于,计算此类“等额等息”的每个分期利率的基础仍然是第一笔贷款的总金额,也就是说,你已经为偿还的本金支付了利息,甚至是最后一期。


来源:新华网客户